美英與盟國洛夫格羅夫爵士在談到如何應對穩定所面對的危險時說,要從威懾和軍控兩個方面著手,採取更加廣泛和更為深入的方法「在美國和英國,我們已經開始在威懾方法層面走向更深入的整合。
港版《國安法》自2020年頒布以來,已導致200多人被捕。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香港政府長文反駁 (中央社)針對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促請香港當局廢除《國安法》,港府發表長文反駁,除了表示失望,並重申國家安全屬於北京中央事權,北京在「一國兩制」的方針下有權就此立法。
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言人說,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持續發出無事實根據的批評,令當局十分失望。委員會在報告中說,香港應該「採取具體措施廢除目前的《國安法》」,同時不予執行。局方發言人說,香港是中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北京中央政府。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昨晚發表長文,反駁委員會的報告及相關談話,指委員會對香港作出毫無根據的批評,對此感到非常失望。
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本週三(27日)表示,具爭議的《國安法》應被廢除,以保障港人人權,但香港政府卻發表長文反駁指控。據報導,有委員會成員指出,《國安法》不符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下簡稱公約)保障的權利及自由,呼籲港府在基本法23條立法時廣泛聽取意見,回應聯合國關注。不出三天,特區政府7月24日宣布,菲律賓人從翌日起不再被列為「重點人群」,但要求需要外出工作的繼續接受兩天一檢。
」 另一位說:「非常感謝澳門政府為了我們的健康福利而提供免費的快速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我們菲律賓人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們的慷慨。我們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他們聚集或活動比較多,比較多一些朋友之間的見面、聚會等等。新聞網站Rappler引述一位從事演藝事業的澳門菲律賓人說,他們擔心澳門社會對菲律賓人的「污名化」會因這次強制檢測而加深。」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macaogcs)分享的貼文 一位化名「何塞」的青年人感到焦慮與費解:他父親是菲律賓人,母親是澳門人,出生時被登記成中國籍。
澳門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醫生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近日一些社會面個案裏面,都涉及到一些菲律賓籍人士,也包括一些有澳門居民身份證的菲律賓籍人士。菲律賓一些全國性媒體也關心澳門這次決策所帶來的歧視疑慮。
黃東回憶上一波發生在2021年8月初的疫情期間,他曾至少兩次目睹菲律賓籍人在戶外聚餐,嘗試要求治安警察介入勸阻,但未獲理會,而本地人沒有戴好口罩,當局既無勸諭又無罰則。像何塞一樣覺得特區政府的做法帶有歧視菲律賓人成分的並非個例。澳門資深時事評論員黃東對《BBC中文》記者指出,自當前一波疫情於6月18日爆發以來,澳門市民對特區政府多項防疫政策「口服心不服」,已積壓不少民怨,且政府本身與菲律賓人等外籍人士欠缺溝通,決策「一葉障目」,且抱著前段時間疫情受控的勝利者姿態,才會有這樣的決策。一位網民說:「親愛的海外菲律賓工人同胞們,能進重點人群是個榮幸,澳門政府這是給我們提升重要性了。
這位朋友父親是中國人,可出生時登記了菲律賓籍,又得強制核檢了。何睿智透過電郵對《BBC中文》記者說:「這違反了平等性、合理性、相稱性和必要性原則……當局並非基於非歧視性因素來限制菲律賓人的自由,例如說居住地點感染率高,而是基於國籍……這政策客觀上就是種族歧視,而且違憲。」 「還有我的一位同齡朋友,同樣是中菲混血兒,他的母親是菲律賓人,也沒參加什麼群體聚集,還是某酒店的高級經理,還是收到了強制核檢簡訊。中國澳門特區為遏制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而實施了兩周「相對靜止狀態」之後,本周進入官方所稱的「鞏固期」,並凖備在7月30日再次一連兩天進行全民核檢。
」 澳門進步家務工工會(Progressive Labour Union of Domestic Workers in Macau)主席傑西・桑托斯(Jassy Santos)也批評澳門當局此舉是「種族主義行徑,並不公平」。何睿智律師認為這等同撤回政策,因為特區政府看到了民間抵抗,他也認為中共當局不欲看到此局面。
」 !function(s,e,n,c,r){if(r=s._ns_bbcws=s._ns_bbcws||r,s[r]||(s[r+_d]=s[r+_d]||[],s[r]=function(){s[r+_d].push(arguments)},s[r].sources=[]),c&&s[r].sources.indexOf(c)。他說,特區政府當時並未採取充足措施,現在卻瞬間進入猶如戒嚴的嚴厲重罰狀態,「別說是菲律賓人,連我們本地人都覺得一下子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太過分嘛」。
」 Photo Credit: Reuters / BBC News 6月18日起爆發的新一輪疫情共有1800多人確診。在特區政府的命令下,他一家人出現了這尷尬局面:已經退休的父親要每日強檢,何塞身為菲律賓人,卻不用檢測。她對《香港自由新聞》(Hong Kong Free Press)說:「政府要是在認真對付疫情爆發,那為什麼不檢測所有人?為什麼不檢大陸人、緬甸人和杜拜人?」 澳門人葡籍人權律師何睿智(Jorge Menezes)也質疑特區政府此舉違反澳門《基本法》與聯合國《公民權利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三天之內,澳門衛生局從下令強檢到不再強檢 7月21日,澳門特區政府宣布境內菲律賓人——無論是外籍僱員還是已取得澳門居民身份的菲律賓人——列為「重點人群」,要從翌日起強制每天接受核酸檢測。」 會說流利粵語的何塞十分懼怕在人口68萬的澳門被「起底」(人肉搜索),工作受影響,不願進一步透露自己的工作與父親退休前的職業。「撤回政策並非基於理由,而是恐懼。
何塞對《BBC中文》記者說:「我爸沒工作,這兩個星期都留在家裏,也收到手機簡訊說要做核酸,就是因為他是菲律賓人。事情似已落幕,但分析人士對《BBC中文》指出,這次疑似特區政府「自把自為」的決策,有可能加深對在澳門外籍人士的污名。
澳門特區對「歧視」之說也是矢口否認,但還是在三天之後宣布不再將菲律賓公民列為「重點人群」,不過衛生官員稱,若要外出上班,仍須每兩天接受一次檢測。這是繼去(2021)年10月將尼泊爾與越南外籍僱員列為「重點人群」,以及今年6月把緬甸人作同樣處理後,澳門第三次把個別外國群體列為重點檢測對象。
但也有一些何塞認為是帶戲謔性質的留言。每日強制核檢命令公布後,英文《澳門每日時報》(Macau Daily Times)與官方澳門廣播電視(TDM)葡文台的Facebook貼文下湧現了不少批評此做法的留言
一位網民說:「親愛的海外菲律賓工人同胞們,能進重點人群是個榮幸,澳門政府這是給我們提升重要性了。」 澳門進步家務工工會(Progressive Labour Union of Domestic Workers in Macau)主席傑西・桑托斯(Jassy Santos)也批評澳門當局此舉是「種族主義行徑,並不公平」。何睿智透過電郵對《BBC中文》記者說:「這違反了平等性、合理性、相稱性和必要性原則……當局並非基於非歧視性因素來限制菲律賓人的自由,例如說居住地點感染率高,而是基於國籍……這政策客觀上就是種族歧視,而且違憲。防疫部門上周一度把菲律賓人單獨列為「重點人群」,要求他們每天接受檢測,這引發了不少菲籍人士與菲律賓當地媒體指責有歧視成分,但菲律賓駐澳領館呼籲國民配合之餘,還批評有人把事情「政治化」。
」 「還有我的一位同齡朋友,同樣是中菲混血兒,他的母親是菲律賓人,也沒參加什麼群體聚集,還是某酒店的高級經理,還是收到了強制核檢簡訊。這位朋友父親是中國人,可出生時登記了菲律賓籍,又得強制核檢了。
黃東回憶上一波發生在2021年8月初的疫情期間,他曾至少兩次目睹菲律賓籍人在戶外聚餐,嘗試要求治安警察介入勸阻,但未獲理會,而本地人沒有戴好口罩,當局既無勸諭又無罰則。」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macaogcs)分享的貼文 一位化名「何塞」的青年人感到焦慮與費解:他父親是菲律賓人,母親是澳門人,出生時被登記成中國籍。
不出三天,特區政府7月24日宣布,菲律賓人從翌日起不再被列為「重點人群」,但要求需要外出工作的繼續接受兩天一檢。」 Photo Credit: Reuters / BBC News 6月18日起爆發的新一輪疫情共有1800多人確診。
」 !function(s,e,n,c,r){if(r=s._ns_bbcws=s._ns_bbcws||r,s[r]||(s[r+_d]=s[r+_d]||[],s[r]=function(){s[r+_d].push(arguments)},s[r].sources=[]),c&&s[r].sources.indexOf(c)。澳門特區對「歧視」之說也是矢口否認,但還是在三天之後宣布不再將菲律賓公民列為「重點人群」,不過衛生官員稱,若要外出上班,仍須每兩天接受一次檢測。澳門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醫生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近日一些社會面個案裏面,都涉及到一些菲律賓籍人士,也包括一些有澳門居民身份證的菲律賓籍人士。他說,特區政府當時並未採取充足措施,現在卻瞬間進入猶如戒嚴的嚴厲重罰狀態,「別說是菲律賓人,連我們本地人都覺得一下子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太過分嘛」。
像何塞一樣覺得特區政府的做法帶有歧視菲律賓人成分的並非個例。」 會說流利粵語的何塞十分懼怕在人口68萬的澳門被「起底」(人肉搜索),工作受影響,不願進一步透露自己的工作與父親退休前的職業。
澳門資深時事評論員黃東對《BBC中文》記者指出,自當前一波疫情於6月18日爆發以來,澳門市民對特區政府多項防疫政策「口服心不服」,已積壓不少民怨,且政府本身與菲律賓人等外籍人士欠缺溝通,決策「一葉障目」,且抱著前段時間疫情受控的勝利者姿態,才會有這樣的決策。中國澳門特區為遏制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而實施了兩周「相對靜止狀態」之後,本周進入官方所稱的「鞏固期」,並凖備在7月30日再次一連兩天進行全民核檢。
每日強制核檢命令公布後,英文《澳門每日時報》(Macau Daily Times)與官方澳門廣播電視(TDM)葡文台的Facebook貼文下湧現了不少批評此做法的留言。但也有一些何塞認為是帶戲謔性質的留言。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